凯乘客户:数字精准牵头荧光内镜行业两项团体标准,在行业内首次发布!

发布时间:2021-07-30       来源:凯乘资本       浏览次数:0

以下文章来源于数字精准医疗科技,作者DPM


核心亮点:

✪  数字精准DPM是以荧光内镜为特色的医学分子影像行业领导者。


✪  荧光分子影像根本性的扩展了医生“眼”的能力,是内窥镜行业新的投资主题。2017年,国际巨头Stryker以7亿美金收购荧光内镜公司NOVADAQ,而且今年其部件供应商海泰新光也科创板成功上市,行业正在迎来大爆发!


✪  数字精准DPM公司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技术遥遥领先。公司孵化于中科院自动化所,在该领域积淀多年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知识产权清晰明确,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数十项。相关产品及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诸多奖项。


 ✪  目前,公司核心产品已经顺利获证,白光效果媲美海外巨头,荧光效果冠绝全球,正式开始进入大规模商业化阶段!


✪  目前,数字精准DPM已启动新一轮融资,凯乘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欢迎联系微信 Gavinzou8 或者邮箱 info@winxcap.com。


近日,DPM公司(含珠海市迪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数字精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响应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及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的号召,依据《团体标准管理规定》程序制定的《医用内窥镜 内窥镜功能供给装置 含有近红外激发光的冷光源》(以下简称“冷光源”)和《医用内窥镜 内窥镜功能供给装置 近红外荧光摄像系统》(以下简称“摄像系统”)两项团体标准,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重点发布。


19.png


20.png

恶性肿瘤是我国居民致死的主要原因,《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新增患者约457万例、死亡300万例,患者基数庞大。


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原发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通常术前使用CT、MRI、超声等确定肿瘤位置后,医生在术中通过观察和触摸的方式确定手术切除范围。肿瘤定位依赖于主刀医生的经验,通常只能获得相对粗略的肿瘤边界,即使扩大切除范围后仍有部分癌灶可能漏诊,有8%~50%的患者术后发生肿瘤复发和转移。

21.png

以上部分数据来自于《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


因此,肿瘤外科迫切需要一种灵敏度高,且能对肿瘤组织细胞进行特异性实时成像的术中影像设备,以快速界定肿瘤边界、明确肿瘤是否完全切除。


22.png

传统的术前影像诊断设备主要面向各医院的影像科或放射科,提供疾病的影像类诊断和预后方案;而新兴的近红外荧光分子影像技术面向广大的外科医生,为医院的各类外科手术室提供疾病的术中精准定位,可显著提升手术的治疗效果,为患者的预后改善提供了重要帮助。


为了进一步推动和规范化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的发展,突破国外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垄断,增加医生和患者获益,起草单位共同制定了该两项团体标准,并在国内首次发布。


23.png

24.png


该两项团体标准是在国家科技部数字诊疗装备研发专项“近红外荧光成像术中导航系统”的支持下,以及国家创新医疗器械和北京市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发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的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指标以及测试方法。本次两项团体标准的发布,填补了国内荧光内窥镜领域标准的空白,将助力相关技术、产品创新以及政策标准的研究和探讨,为行业标准的建设提供参考,推动个体化精准医疗的发展。


25.png

截止目前,DPM公司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数十项。相关产品及技术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第21和23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国家科技部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一等奖、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殊审批绿色通道、中国设计红星奖、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26.jpg


面向未来,DPM公司将持续秉承“以精准为宗旨,以创新为目标,以人才为资本”的理念,不断开拓进取,用精准求实、创新致远、开放共赢的态度,融合各界创新资源,推动分子影像技术在人类医疗领域的应用及发展!


在抗癌的道路上,DPM一直与您一起,为您健康的未来,保驾护航。